来源:环球电竞官网 发布时间:2025-05-20 11:28:23
日前,成都人工智能产业迎来双重突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人工智能动态》2025年4月刊将成都研发的“Raydiculous-1系统”列为当月全球五大前沿成果,工信部下属智库机构赛迪顾问于4月底发布的“2025AI企业总实力TOP100”榜单中,成都市华鲲振宇、创意信息、数之联、考拉悠然、恒图科技5家企业上榜,数量排名全国第5。
这两项突破不仅印证了成都AI产业的硬核实力,更为中国参与全球AI竞争提供了西部支点。
据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近年来,成都AI与机器人产业成绩斐然。2024年,成都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核心产业规模和公司数实现“双千突破”,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约39%,相关企业突破1000家。成都AI产业先后入选四川省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产业新赛道,机器人产业入选全省首批产业新赛道,总实力排西部第一。随着产业载体、企业培育、场景应用、产业生态的夯实,成都正朝着2025年全市AI核心产业规模1300亿的新坐标全力进发。
5月6日,总投资额超4.7亿元的微波射频产业园(西区)项目日前启动建设。作为成都打造“微波之都”的关键载体,该项目聚焦“制造基地+测试认证中心”核心功能,将进一步补强区域产业链条,助力成都抢占微波射频产业技术创新高地。
微波射频产业园(西区)占地面积约50亩,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4万㎡。园区公共服务中心规划有天线远近场、紧缩场、电磁兼容场及高低温冲测试、振动测试等试验场地,以大暗室与小暗室结合的空间布局为不同器件的测试提供场景,其中微波暗室可满足98%的企业需求,明显降低企业测试成本。
微波射频技术作为5G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神经中枢”,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版图中的关键一环。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成都高新区已汇聚微波射频企业近2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6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家,上市企业4家,在射频前端、相控阵雷达芯片及组件、测量仪器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24年微波射频规上企业营收约160亿元,同比增长10.34%。
近日,经过建设者1280天的不懈努力,渝昆高铁川滇段控制性工程马鞍山隧道顺利贯通,至此,渝昆高铁川滇段已有24座隧道贯通。
马鞍山隧道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境内,全长4471米,为单洞双线高瓦斯隧道,全隧以砂岩、泥岩为主。
目前,渝昆高铁川滇段隧道贯通已超85%,路基工程、桥梁工程完工均已超90%,站后“四电”及站房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工程建设整体进展顺利。
渝昆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自重庆西站,途经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和云南省,接入昆明南站,全长约70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分段建设,渝宜段(重庆西至宜宾已于2024年9月29日开通运营)、川滇段(宜宾至盐津南)、云南段(盐津南至昆明南站),其中川滇段设有宜宾、高县、筠连、盐津南4个车站。
全线建成通车后,重庆到昆明的行车时间将从目前的5小时缩短至最快2小时左右,成宜高铁衔接渝昆高铁,将形成成都到昆明的全程时速350公里高铁大通道,3小时左右可达。
在渝厦高铁建设现场,全长约12公里的重庆菜园坝长江铁路隧道正进入施工关键阶段。作为全线控制性工程,该隧道创新采用盾构法与矿山法组合实施工程技术,攻克多项技术难题。目前,工程总体进度已完成86.8%,其中盾构段累计推进2776米,矿山法施工段同步掘进7229.7米。
在重庆东站90公里外的西渝高铁合川东制梁场,机械臂划出银色弧线,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注入模板,首孔长32.6米、重达697吨的箱梁成功下线,西渝高铁桥梁工程建设进入全新施工阶段。
目前,项目团队已完成桥梁实施工程的40%。西渝高铁项目建成后,对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关中平原城市群之间的联系,便利沿线群众出行,带动沿线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目前,该标段承担施工任务的5.5座隧道已全部实现贯通,路基工程完成率突破80%,桥梁工程完成率突破95%,项目总体进入架梁施工阶段。预计在今年七月份实现合龙。
成渝中线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自重庆枢纽重庆北站起,向西经重庆市渝北区、沙坪坝区、璧山区、铜梁区、大足区,四川省资阳市、成都市,引入成都枢纽成都站,正线公里。
“目前,中心试验室、1号钢筋加工厂、3号混凝土拌合站已通过验收,李寺村大桥首个承台已浇筑完成。”中国铁建大桥局宜涪高铁重庆段站前7标项目部副经理李明介绍,施工作业人员在“五一”期间加班加点,为主体工程的施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5月4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完成浇筑,新建重庆至万州高速铁路(简称:新渝万高铁)汝溪河双线大桥顺利实现合龙,标志着新渝万高铁桥梁建设进入攻坚阶段。
渝万高铁正线公里。项目建成通车后,将促进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中心城区便捷联系,极大便利沿线、重庆首条全自动驾驶轨道线号线一期工程郑重进入长轨焊接阶段。
地铁24号线一期工程始于巴南区的鹿角北站,止于南岸区的广阳湾站,是连接巴南区与南岸区的重要轨道交通动脉。该线号线号线、又一明蜀王陵“现身”,就在成都市区
四川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6日公布消息称,“消失”30多年的明代第十一代蜀王、端王朱宣圻的陵寝在“四普”中被找到。陵寝位于今成都市锦江区潘家沟社区。上世纪90年代经抢救性发掘。后来该片区路网调整、沟壑回填导致地貌改变,明蜀端王陵因此“消失”。2023年底,明蜀端王陵才重见天日。明蜀端王陵是一处夫妻合葬墓。中间为蜀王陵寝,左右分别为他的两位妃子的墓葬,三座墓葬在同一封土堆下。这些封土经过夯筑,现存直径约60米、高约5米。三座墓葬均为砖石结构,大小相近,结构也基本相同。
项目全线公里/小时,起点至木城枢纽互通段(约66公里)为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34米;木城枢纽互通至终点段(约15.5公里)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6米。建设工期3年。
《政策措施》作为四川省第一个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的综合性政策,具有四个特点。一是着力加大个人及中小微企业创业支持。将创业担保贷款个人申请额度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小微公司申请额度由400万元提高至600万元。二是全力推动财税政策补在前端。将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离校5年内高校毕业生新增纳入创业补贴覆盖人群。将创业补贴由一次性定额补贴调整成分段补贴办法,补贴标准与创业规模、吸纳就业人数等因素挂勾。三是坚持提升创业项目竞争能力。扩大创业培训覆盖对象到全部有创业需求的劳动者,紧贴“15+N”重点产业链、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开发特色创业培训项目,拓展创业增长点。四是创新实施全生命周期服务。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教育培训全过程,推出个人创业、个转企等涉及创业“一件事”场景,加强创业资源交易展示,促进优秀创业项目加快成果转化。
重庆大轰炸幸存者及遇难者亲属曾组建“重庆大轰炸受害者民间对日索赔团”,到日本法院进行长达10多年的跨国诉讼,要求日本政府谢罪赔偿。该案先后开庭40余次,日本最高法院对该案作出终审判决,结果为原告团败诉。
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将于5月25日—29日在西博城举行,展会以“深化改革增动能扩大开放促发展”为主题,将举办开幕式、中国西部投资说明会暨经济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举办项目洽谈合作,开展项目考察对接活动等。
在美期间,成都皮影艺术博物馆的艺术家在亚利桑那木偶大剧院为当地民众带来4场皮影演出和皮影体验活动。配合演出,成都博物馆在亚利桑那木偶大剧院设置了小型皮影展,展出多件珍贵皮影作品,系统介绍成都皮影的发展历史和制作流程与工艺。活动共吸引了千余名观众观看演出并参与皮影体验活动,不少当地学校还组织了学生集体观摩学习。
13、从67个到320个,重点项目5年激增4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项目投资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据统计,川渝两地共建重点项目从2021年的67个、2022年的160个、2023年的248个、2024年的300个扩大到2025年的320个,总投资约3.7万亿元。具体来看,今年的32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3.7万亿元,年度预计投资4414.5亿元。一季度,这320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119.8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25.4%。其中,现代基础设施类项目完成投资649.5亿元,现代产业、科学技术创新类项目完成投资397.6亿元,文化旅游、生态环保、对外开放及公共服务类项目完成投资72.7亿元。
成都蓉城在本赛季的表现堪称惊艳。在5月2日,蓉城主场1:0力克上海申花,以7胜 2平1负积23分的成绩,队史首次登上中超积分榜榜首。在此之前,蓉城先后在客场以3:0大胜山东泰山、3:1 战胜上海海港,1:1战平北京国安,在与争冠集团球队的直接对话中,成都蓉城未尝败绩,展现出了强大的整体实力,已经成了本赛季冠军的最有力争夺者。(实习生 李馨锐亦有贡献)
下一篇:天线的增益是如何测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