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通知,决定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方面技术人员“挂证”等违反法律法规行为专项治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评论:“挂证”是指将个人的职业资格证书挂到非工作单位名下,不参与实际工作,却获取报酬或谋取其他利益的行为。
“挂证”行为存在多年,监管部门出招不少,但根治起来并不容易。分析其因,一方面,企业参与项目投标,需要拥有数量不等的持证员工,通过“租”证,既节省了费用,又提高了竞标能力;另一方面,“挂靠族”能把手里不用的证书变现,“不劳而获”让不少人趋之若鹜。
违法违规挂靠执业资质看似多方得利,实际是埋下了安全隐患的种子。比如在工程建设等职业资格准入类的领域,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凭着挂证“捷径”从事专业工作,必然会引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笔者认为,要根治“挂证”行为乱象,首先,要提高违法违规成本。职能部门在处罚“挂证”的持证人、涉事企业时,通常采取撤销个人证书、企业资质或勒令企业整改等行政处罚,无法对整个“挂证”链条形成有效震慑,有必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参与“挂证”的相关人员、企业以及中介的追惩力度。其次,要强化监管能力建设。近年来,各个部门都进行过专门清理和整顿,但并没有根除“病根”,关键在于一些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资质审查对涉及申请企业、注册人员、工程项目的相关信息了解不真实、不全面,未与其他地区、部门形成联动、信息共享,无法及时查询和比对,直接导致“人证分离”现象难以被发现和查处。各部门、各地区须尽快完成信息采集、数据整理,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以单位查人、以人查单位,让弄虚作假者无处遁逃。
此外,要加大教育引导和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有关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挂证”等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危害性的认识,形成全行业自觉“挂证”的氛围。
古建如同一部沉默的史书,记录着文明的兴衰更迭,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精髓。而今,当AI遇上古建,不仅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更是科技与人文深层次地融合的生动实践。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多地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小区建设,通过运用低碳设施、践行垃圾分类、打造智慧平台等措施,不仅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还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兴安盟住房城乡建设局紧盯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以补足设施短板、构建长效机制为重点,有序推进县乡村三级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和管理、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建设
时下,漫步在平凉中心城区街头,能看到一处处生机盎然的小游园,绿油油的草仿佛给地面涂上了一层清新的背景色,五彩缤纷的花朵像被打翻了的调色盘,勾勒出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画卷,为城市增添亮丽的色彩。
近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了解到,广西加强顶层设计,计划新开工保障性住房5440套,截至7月底,已开工2958套。
日前,山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等11部门制定印发《实施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积极地推进老年助餐服务,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方便可及、经济实惠、安全可靠、持续发展。
文字实录 住建部部长答记者问 回应房地产发展、城市更新、建筑业转型升级等社会热点问题
持续创新·服务永恒——广西玉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数字化转型助力高水平发展
2025-05-08
2025-05-07